清代黄金用什么方法提纯?

谷令奕谷令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焙炉,亦称“明炉”,用于黄金提纯。焙炉提纯法始于西周晚期,盛行于春秋郑、韩及战国时期。《天工开物·燔石》载:“凡煎炼山石(硫磺),……搬入焙炉内。”焙炉,是炉壁内有反向螺旋槽的圆型炉,其用意与坩埚内铸花纹相同。在焙炉提纯中,焙炉是重要工具。

明代的焙炉,根据1961年从江西德安明代益庄王朱厚烨(死于1611年)的夫人均安大长公主周氏的墓内出土的实物看,为平底筒型,筒的外壁有铁丝3匝,炉内有若干条螺旋纹,底与腹相通。炉体外有圆形座,座有三足。其炉体用泥制成。

清代民间的焙炉,为铁质平底圆式,内有螺旋纹。炉内焙火,将夹杂砂石的金块熔化,因金液和石渣的比重不同,螺旋纹将金液保存,而将浮于金液表面的沙石推到炉底侧,使金、渣分离。

用焙炉提纯,其成色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作为标准成色来衡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