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需要贴身佩戴吗?
“人养玉,玉养人”,这是流传在珠宝圈中众所周知的常识。 “人养玉”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养宠物一样,每天给它喂食、清理污垢,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培养与宠物之间的感情,它也会越来越亲近你、依赖你。而“玉养人”则更有医学根据。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玉石成分主要有玉屑、石髓两种,性味甘平,归心经及肺经,有“止渴、除热、润心肺、治吐血、下血淋、止消渴、润皮肤、可做颜料”等功效。 现代科学也证实,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长期使用玉器或用玉器进行局部按摩,这些微量元素可以有效进入人体,从而起到保健作用。长期佩戴玉器,有利于保持人体营养的均衡水平。 当然,玉的养生保健功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挥出来的。正如“玉养人”需要日积月累一般,“人养玉”也需要耐心和恒心。
古人认为,人养玉,就是要使玉“润泽”“细润”,也就是要让玉常处温润的环境中。古人主张佩戴玉器时,应避免与硬物相撞或磨擦,以免损坏;洗澡、游泳时应将其取下,以防在水中丢失或腐蚀。 实际上,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在意对玉器的养护,因为古人使用的玉器材料主要是山料(未打磨雕刻的原石)、碎料(被雕琢后产生的边角料),而现代玉器则是以山流水和籽料为主,经过精工抛光,更加细腻莹润。更为精致的玉器更需要细心的呵护。
总结而言,无论是古书说的“人养玉”还是现代理论强调的“玉养人”,其核心都是指良好的保养有助于提升玉的品质和人对玉的认可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人养玉”还是“玉养人”都需要时间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而且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