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伤寒论有没有收藏价值?
《伤寒论》有收藏价值。
《伤寒论》,又名《伤寒杂病论》,中医学经典著作,亦称医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的医学专著,以六经分证,辨证施治,被誉为“众方之祖”。全书重点论述伤寒的证治,是后世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伤寒论》为研究外感热病及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的诊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治疗方法,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的瑰宝。
该书曾佚亡,梁代陶弘景曾搜集整理,亦未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宋初尚有数家注本和论述,其后尽失传。宋代王洙于景祐年间(1034-1038)在翰林院发现蠹简本《伤寒论》和《金匮要方》,献于朝廷,由政府刊行。嗣后有多种刊本传世,历代注释和研究阐发该书的医学著作甚多,称“注疏类”著作。现行《伤寒论》传世本共10卷,22篇,即宋本《伤寒论》的内容。列方113首,有人参汤类方37首,麻黄汤类方27首,桂枝汤类方18首,泻心汤类方4首,承气汤类方4首,其他类方13首。有丸散5首,蜜煎3首。方中药物25味,常用药为甘草、大枣、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