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通宝背十有收藏价值吗?

祝宝良祝宝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朝鲜通宝(Joseon Tongbao)是朝鲜王朝李氏朝鲜时期流通的货币之一。主要样式是正面刻有“朝鲜通宝”四字,背面刻有价值数,有当十、当五十、当百等值数。由朝鲜王朝铸造,是朝鲜王朝流通的货币之一,同明朝时期中国大陆地区流通的制钱类似。样式与汉字铸币大体相同,唯钱文是用汉字书写。

朝鲜半岛在三国时期以前使用的是中国钱币。新罗统一后,高丽初年开始自铸货币。从新罗到高丽,朝鲜半岛先后铸有六铢钱、乾元重宝、嘉应通宝、神功宝钱、万年通宝、元丰通宝、至圣通宝、长春通宝以及兴资宝货等流通钱币,有的仿铸,有的自铸。但直到 17 世纪中叶(中国明清交替时期),朝鲜半岛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货币制度。1633 年(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朝鲜仁祖十一年)铸造当八十通宝钱是朝鲜铸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从此,朝鲜半岛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货币体系——“朝鲜通宝”制度。朝鲜钱币绝大部分均为铜铸币,也有少量铁钱和铅钱,以仿明朝钱币最多。1891 年末期朝鲜开始铸造银币。

朝鲜通宝背十,此钱币铸造于 1725 年——1775 年(大统通宝时期),直径 2.7 厘米,重量 3 克,为折十钱。这类钱币版别极为丰富,有背“十、五、五〇、一〇〇、金”者,其中背“金”者存世量极少,极珍贵。

根据钱币背面文字可把朝鲜通宝分成 12 个时期:直十通宝时期,1633——1647(仿铸明崇祯通宝);屈十通宝时期,1647——1691(仿铸明永历通宝);崇天通宝时期,1691——1700(仿铸清康熙通宝);大统通宝时期,1700——1775(正面仍为大统通宝,背面开始加注当十、当五十、当百等文字);重宝通宝时期,1775——1780(正面仍为重宝通宝,背面加铸了当一百,当五百文两种);承保通宝时期,1780——1781;正德通宝时期,1781——1790(由铸造局铸造);正德通宝时期,1790——1798(由铸币场铸造);建中通宝时期,1798——1890;建中通宝时期,1890——1891。在这 12 个时期中,第一个时期至第五个时期所铸钱币为小平钱,第六个至第十个时期为折十钱,第十一个时期至第十二个时期为银币。朝鲜末期还曾由驻兵铸造过流通铸币。

作为 17—19 世纪东亚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砝码,朝鲜通宝在当时不仅在日本长崎,甚至在中国沿海也有流通。18 世纪,朝鲜曾多次向日本输出通宝,1760-1786 年,日本自朝鲜输入通宝 200 万贯。

1879 年 1 月,朝鲜高宗改铸建中通宝大钱,正面用汉字楷书直读“建中通宝”四字,背面铸有文字,如背“当百五十文”等。这种大钱重 32 克,钱文书法庄重有力,铸造精良。据史书记载,大币发行后,国内物价骤增,通货膨胀加剧,最后不得不宣布停止铸造。1888 年 1 月,朝鲜政府因财政困难,规定“国内市易一概使用大钱”。1891 年,朝鲜铸造“建中通宝”银币,圆形方孔,正面铸有汉字“建中通宝”四字,背面铸有汉字“纯银一钱”四字以及铸币年号。此后,朝鲜通宝停止铸造,朝鲜货币制度趋于没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