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鼎有收藏价值吗?

蒋酉煊蒋酉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鼎在古代最初是煮食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礼器,是国家政权和礼制的象征物。鼎的形制一般是三足两耳,口有盖。盖和底可以合为一体。因为鼎具有崇高和显赫的地位,因此成为古代的重器。历代的王公贵族也往往不惜花费工本将珍奇的原料用于制造鼎。

早在殷商和西周时代就有用金,即青铜铸造的鼎。战国时期的鼎在造型和纹饰上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一般通高在40--50厘米之间,口和腹都较为宽大,比殷商和西周鼎更加厚重,三足较为矮而粗壮。盛行装饰错金铭文。铭文简短,字数不及商周时期之多。

战国时期鼎的造型还有方形的。方形鼎盛行于春秋以及战国时期。方形有盖,盖做成四阿式屋顶的形式。

在战国时期除了青铜鼎这一门类之外。还出现了以玉为材料雕琢而成的鼎。主要流行于春秋时期和楚国势力所及的地区。其中以湖北荆州附近的墓葬出土的玉鼎最多。玉鼎的造型基本上模仿青铜鼎的形制而铸造。其形制和材质都比青铜鼎轻巧。

对于鼎的鉴赏,同样可以按照对于其它青铜器鉴赏的方法进行。如可以从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判断真伪。

鼎作为礼器,又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在存世量上比较少,所以有收藏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