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鸿钧书法有收藏价值吗?

殳奕昆殳奕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耿鸿钧先生1952年生人,湖南衡阳人,早年曾在衡阳市展览馆工作,后考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修油画,受教于国内油画大家李春光、孙玉亮先生等,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随年事渐长,对书法和国画等传统艺术开始发生浓厚兴趣,且日甚一日。书画的“线”成了他的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他先后遍临了汉隶、魏碑、欧阳旭、颜真卿等楷书碑帖。继而研习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等行草法帖,使书法由碑帖互补到行草兼擅。同时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他汲取王宠、刘墉行楷疏淡之旨,笔法更趋灵动。经过长期的锤炼,他的书法在篆、隶、楷、行、草五体均有相当造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尤精于行草。其用笔娴熟精到,笔走龙蛇之间蕴含遒劲风骨。字里行间、每条“线”的点、勾、提、按、顿、挫中无不渗透着他对书道的参悟,情感的宣泄,是集传统文化积淀,艺术修为和人生感悟融于一体的产物。

鸿钧先生的书法还蕴含着浓烈的油画色彩和现代审美意识,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他的篆隶作品用墨厚重、朴茂老辣,看似矛盾的疏松与茂密处理得恰到好处。“黑”与“白”的块面对比强烈,是典型的“黑、圆、重、拙”风格,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颇多现当代艺术的色彩和元素。这种艺术风格无疑打破了纯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规则,是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产物。其行草作品,用笔自由奔放,收纵自如,既有“二王”、孙过庭等先贤法度,又深得张旭、怀素等草圣“颠狂”心髓,且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张驰有度,动静交融、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审美理念,显得既自由潇洒又不越雷池,达到了法度与自由的完美结合。鸿钧先生对书画艺术的认知和实践理念,是崇尚“大文化、大艺术”为准则,其艺术实践和成果正是这一观念的具象化。他的审美取向和笔墨风格,是古典和现代文化交融的艺术表现,他的笔墨语言则是当代文化土壤孕育的结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