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尊书法怎么样?
这个帖子中,大家对于“高士其”这个名字都很陌生,所以首先介绍一下高士其(1905年—1988年)。 高士其是新中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社社刊《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因感染流感病毒而留下了终生残疾,但是仍然坚持研究并创作了大批的科普作品和文学作品。 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上面贴出的这幅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这是保定的另一位书家——田伯平先生所书的一首李商隐的诗句。
其实这首诗在李商隐的所有诗篇中的地位并不高,这首七言无韵诗出自他的《无题二首》其一,收录于《李商隐诗集》卷四十九。 在百度百科中有对这首诗比较详细的介绍: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在诗人与意中人难得相聚又不得不分离的痛苦。全诗八句都使用了比喻,尤其是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坚贞不移的信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歌的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当时唐朝社会已经逐渐由盛入衰,宦官当权,藩镇割据,牛李党争……种种政治矛盾交织在一起让晚唐诗坛笼罩着一股沉重的压抑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商隐身处于牛李两大党派之间,不能参政又不愿依附于谁,于是他便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在封建社会的时代里,人们往往更重视那些有功业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们,却忽略掉了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的重要意义。 其实在我看来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对现实的反映以及对美好理想与情操的追求——“诗言志”“文章合为时而著”,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作家们的努力才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模样,也才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旧能体会到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