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是谁书法?

樊虹言樊虹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孙过庭《书谱》云“王羲之书初不甚工,而其子曜儿及侄玄之、操之皆尽善”。又曰“王献之少时不善父书,年十二出东下门,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献之问其所以,姥言王右军所书也。尽以付之,便回进内,俯仰可观,前后左右,各不相违。末复增一句云‘何敢望前古’,姥无语,施之于纸则六字均齐,施之于扇六字各异。又云‘余姑存之’”可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在幼时并不出众,只是长大后才逐渐成熟,可见天资与努力缺一不可;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载有当时人评价:“晋文帝(司马昭)尝令皇太子帖示羲之,使评之;羲之曰:此童乌乃识乐哉!帝问其故,答曰:臣闻君赐臣剑,不当以击刺;子尝所学,而然以娱戏,恐不可法度也。”“太傅谢安深重之……每谓羲之曰:阿稚当超吾远矣。尝诣门生家观桓宣武的书,书毕,诘其所由。门生曰:宣武云是南渡来旧臣意疏简耳。羲之叹曰:远如前代晏殊、潘岳等,皆亦不善书,而传嗣至子孙尤工”,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并不是非常成熟,而且其创作也多出于礼敬或应酬;同时代的顾恺之作《论书表》:“夫书,高妙者也,善笔力者志气万石,勇者得之”。可知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已经很高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综上,王羲之的书法从童年到老年一直在成长之中。因此我们很难判断少年时期的字体属于哪一种体。不过我们可以大致分析一下他的书法作品。

1.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十七帖》中的字笔画粗细有变化,结字自由多变,行笔变化多端,是成熟楷书的雏形,因此《十七帖》中的字体应该已经属于成熟的楷书范畴,而不会是隶书、楷书、行草书三种书体的混合体,因为这三种书体都不可能是这样变化的。至于《十七帖》中是否有草书,那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从《兰亭序》的字来看,笔画细而有劲,结字大小错落有致,欹斜多姿,是成熟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仔细观察之下会发现其中有一些字带有行书笔意,这是受王羲之自己“草隶”的影响造成的结果——他曾在自己的章中自称“草隶”,这种写法也是后世学“二王”的人经常出现的通病——过分追求形态和笔法上的类似导致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最终形成了风格混乱的状态。其实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就像现在学习“颜柳欧赵”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写出“颜柳欧赵”的样子但写不出他们的神韵来一样,这都是正常现象。

3. 王羲之《寒切帖》(局部) 《寒切帖》也是一件成熟楷书的代表作,但从字的外形上看应该是行书中带有些篆籀气法的行草书作品。

4. 王羲之《二谢帖》(局部) 再来看看这件《二谢帖》,整件作品的字结构紧凑,大小错落有致,结体上收下放,长短错落,笔画粗细均匀且变化不大,应是成熟楷书的代表之一。

5. 王羲之《得示帖》(局部) 最后我们来看看《得示帖》吧,这件《得示帖》中有不少字带有明显的行书笔意——这说明当时的王羲之仍然处于行书向成熟楷书过渡的阶段,这很正常。如果《得示帖》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作品的话反而有点奇怪了。

总之,孙过庭所言甚是——“初不甚工,而其子曜(yao)儿及侄玄之、操之皆尽其善”——虽然这句话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说法的可能性

优质答主

《书谱》里面提到过一个人叫陈子敬,在唐朝的时候因为字写得不错被玄宗赏识,于是被召到了长安教人写字。这个人后来和欧阳询、虞世南等人都交情匪浅,还一起合作书写了著名的楷书字帖《九成宫醴泉铭碑》。但是这个人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呢?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只知道他是“隋文帝手迹,唐太宗所书也”(即李世民)。

不过我觉得他肯定不是王羲之或者王献之的儿子辈的人物……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人,那个时候南方还没出现什么像样的书法家;而王献之父子的时代则是南北朝,这个时候北方的书法家比如钟繇、卫瓘等人的风格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不像后世的书风那么妍媚。所以陈子敬的字肯定也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风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