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的书法怎么写?
这个题出得有点莫名其妙,我猜答主大概是想考一考知友们的书法水平吧。 首先,没有“壶”字单独的书法作品。 因为这个字的结构很特殊——上下都是口,那左右就要相对协调一些。所以“壶”一般只作为偏旁出现在其他汉字中。 比如这个:这是颜真卿在《多宝塔碑》中的写法。 这个:这个是苏轼写的。 这个:赵孟頫写的,注意右边那一钩。 最后这个:王铎写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带壶的汉字通常是怎么写的。 “壶”这个部件一般是放在左边的(当然也有放右边的),那么左边那个部分是什么? 如果是左窄右宽的字,通常是放在左边的“壶”和右边整个字一起构成左边的“部”; 如果左边是左窄右宽的,则往往形成左下的“广”+右上的“缶”的形式——“缶”就是“壶”的简化形式; 还有一种是中间部分被截去一半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这其实是把“壶”变成了一个“胡”,“胡”在这里表示的是数字“二”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首先是颜真卿写的“瑚”。 然后是柳公权写的“湖”。 下面是苏东坡写的“醐”。 然后是赵孟俯写的“葫”。 王铎也写过这两个字,不过笔画少了点。 最后是唐伯虎写的“猢”。 当然还有其他的写法,但是不常见了。
最后我要说一点。 我刚才举的这些例子都不是标准的楷书、隶书、行书或者草书,而是所谓的魏碑体或者行楷。这是因为这些书体的书写比较自由,可以更贴近于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如果使用真正的标准字体,“壶”通常不会这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