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书法怎么样?
《皇明诏旨录》 洪武二十八年(1395)十二月,“以古铜器拓本赐中书省臣观之”[26];次年正月,又“命礼部于内府选录三代篆、隶之刻,共成百卷,命工镌石,布置文华殿东庑”[27]。同年二月癸酉条记载,“上谓学士朱升曰:朕尝得秦汉以来刻石真本二百余卷,颇得笔意。近者中书大臣来奏,欲将前代古文篆及钟、鼎、石鼓之文各为类集为一书……卿可即前所阅刻石真本,与翰林官同加拣择去取,类集成书进呈”[28]。此事应即是编撰《三体千文》及编纂《篆隶万宝全书》的初始动因。三月壬寅,“上以宋人篆、隶、真、草各一卷,命刻石于文华殿东庑”[29],该书即为《淳化阁帖》。可见此时已经初步确定了将要编纂的书目和内容。四月戊寅日条载,“上谓侍臣曰:朕昨命朱鉴等采集古今文字,已具稿进览矣……然其字画未免讹谬,卿等有便习者,宜加订正,然后锓板颁示天下”[30]。
六月辛巳条又云:“御制《三体千文》成,命刻石以赐太孙。上亲释其义,俾诸王讲说焉……”[31]七月己亥,“敕户部尚书朱清、刑部尚书刘观、詹事尹庸,取《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及唐《律》、宋《刑统》,令儒臣考定音韵,删改繁复词语,分为上下二卷,付国子监刊行”[32]。八月丙辰条记载:“上谓侍臣曰:《三字经》、《千字文)、《四言百韵歌》,教小儿者多使诵之,但语意未善,尔等详酌改易,令通俗易懂,庶几利于学者也。”于是学士吴伯宗等乃重添改定为《三字经》、《千字文)、《四言百韵歌》,并“命有司刊布天下”[33]。十一月乙卯条记,“上谓学士朱升曰:自今以后,凡有进书,务要择善为本,无得滥漫雕镂。若或轻率,罪坐制造之人”[34]。 通过以上资料可知,在编纂过程中,一方面由翰林官员负责选取历代各种字体的作品,另一方面则由朱鉴等人负责考察其中错误的字形,并且对《三体千文》进行注释,同时还增订了诸如《三字经》之类的小儿启蒙读物,而最终由皇帝钦定了这些著作的形制和版式。从时间顺序来看,先是编写了《篆隶万宝全书》以及《三体千文》,后又增订了《三字经》、《千字文(新)》和《四言百韵歌》,最后才完成了《小学集注三字经》。
目前所见《小学集注三字经》四种版本,均为永乐十六年(1418)刻本。第一、第二两种均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第三、第四种均藏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其中第三、四种为明代宫廷内府刻本[35],第一至第三种为明成祖朱棣敕命大学士杨荣等奉敕编著,第四种则为明仁宗敕命大学士吕震重校,因此后者内容最为完备。 首先来看第一至三种国家图书馆藏本的目录页,其中第-一种是朱鸿谟钞本,第二种是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内府刻本,第三种为明宣德四年(1430)内府刻本[36]。在第一种明抄本中有两处题签,分别书“大明宣徳四年御製小学集注三字經”、“內府精書大字本”字样,而在另一种稍晚的内府刻本中亦有相同的题签,由此可见此书当时曾两次或三次被分别收藏于明内府之中。
这三种版本的目录完全相同,皆为十章一百句: 一、天地、阴阳 二、四时、光景 三、人物、伦常 四、夫妇、家政 五、君臣、家国 六、父子、孝悌 七、兄弟、朋友 八、诗书、礼乐 九、忠信、仁义 十、事理、纲常 在正文前有总叙六十四字:“昔孟子尝读论语而知性善,孔子亦尝学周公而垂世法,是圣人之所传者无非道德之言也。故作《小学》以正人心。惟《小学》不立,则其流极于郑声、好色、小人等,甚则至于禽兽而不察矣!是以帝王建学校之教,以为治本之道。虽汉、唐之盛时,犹以小学为先务。况我朝家法严整,又当圣明有道之时哉?故特命学士臣等取先儒之说集注三字经,以训童蒙。其间或有失者,乞明达君子参考旧注正之。”
其次来说明仁宗敕命的第四种宫中刻本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色。在版心刻“小学集注三字经”大字十二字,左右侧边栏下刻“钦定集注”四字。版心上方为书名,下方为出版者和刻书日期“宣德四年岁次己丑四月吉日京兆儒林郡民张广纪刊”十八字。书中附有明宣宗手书序文两篇,分别为《御制小学集注三字经序》和《御制三字经解》。此外还附有一幅“皇帝像赞”,由明仁宗御笔亲书“道尊德广,帝道荡荡”十字。另外该书还有“御制训语”一篇,主要内容为论述“读书之法,莫善于阅古今成败兴坏之事,又莫善乎观群书之要”,以及对朱熹等人的评价,最后还对诸生进行了殷切的勉励。该书本无目录,但在每首三字经结束处皆有“右某经一句”八字作为标记,以便读者查阅。
以上四种版本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在个别细节之处稍有差别而已,下面将对这几种版本逐一进行分析比对。 第一种明抄本和上述三种内府刻本的格式基本相同,在正文之前均有“御制小學集註三字經總敘”一段文字,而在正文之后则有“臣臣楊榮謹進”“監國東宮少師兼禮部尚書太子太傅張居敬謹編修謹進”“監國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師楊士奇恭録臣臣胡俨谨獻”等跋文,另外还有明成祖御笔“聖學”二字及杨荣等五人的名衔。在目录页中,除了第二种内府刻本中有“小學集註三字經目”六个字的标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