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书法怎么写?
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作品,真迹无存。流传至今的多为摹本、刻本和拓片。 《温泉铭》(小楷)为摹本,作者是欧阳询。此书是贞观十三年(639年)李世民游汤泉时作,原碑已不知下落。现存碑文为清乾隆年间所刻。 《晋祠之铭并序》(大楷)为刻本,贞观十七年(643年)刻立于太原晋祠内。 《夫子庙堂之碑》为摹本,原作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传为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的作品。此拓为清光绪年间拓本。 《玄秘塔碑》(大楷)也是摹本,原名《神策军碑》,作者是柳公权,原碑在陕西华阴县华山。《玄秘塔碑》是后人重新刻立的。
唐太宗一生酷爱书法,曾命人搜集历代著名法帖,编成《三希宝帖》,其“三希"指的是王羲之的《快雪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王羲之的小行书《兰亭集序》相传就是李世民亲自用御笔摹写的。 这五件墨宝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唐人尚书有钟繇、卫铄、张旭、怀素等名家,太宗皇帝都常临习他们的作品作为功课,还常以自己的心得向身边的侍臣讲解,因此他的书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温泉铭》、《夫子庙堂之碑》以及后来唐太宗亲自主持刊刻的《晋祠之铭并序》中来看,他写得最多的还是楷书。
从《温泉铭》一帖来看,欧阳询的书风对太宗有很大的影响。欧阳询与虞世南同为初唐四大家之一,太宗的书法以欧字为主,这可以从他对虞世南的评价中找到原因——他在评价自己的老师时说: “世南的外貌虽然瘦弱,但胸中有胆量,善于应对辩诘。朕每每令他评论人物,他常常看得很准;我让他品评前代书法家的作品,他也总能抓住要点,而且说得十分到位……他和欧阳询的字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在《晋祠之铭并序》里太宗将欧阳询的书法和周穆王的《颂德》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都可以长久保存下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宗对欧阳询书法造诣的高度认可。
不过据史书记载,太宗的楷书多学褚遂良,这与太宗对褚遂良的格外垂青有关。他曾让褚遂良教自己学习书法,而褚遂良也是继虞世南之后又一位被太宗钦定为书法大家的书法家了。 在太宗晚年,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坚持练字,他就让宫廷画家画好各种字体的范字,然后让书法家按照这些范字临摹,以此练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