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书法如何写?
这是关于“淑”字写法的问题,我试着说几点看法吧—— “淑”字的字形构造比较复杂,它由两个部件组成:左边是“姝”的异体字底部的“女”和右边“止”“正”的结合体。 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非常复杂,所以很难讲清楚这种结构的形成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偏旁组合不是凭空产生的。
从甲骨文开始我们就能看到“止”(足)与“女”结合在一起的形体了;而金文、小篆等字形基本延续这种结构,只是形体上有了些微的变化而已。至于这个“止”和“女”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目前还找不到确切的材料来解释这个问题。
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可供探讨一下,那就是在《隶古文尚书》中有“淑、姝”二字互用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两个字是可以通假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测当时的“淑”和“姝”都是左边一个“女”右半边跟“止”有关呢?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就可以解释“淑”字右边部分的构字原理了。因为这个部分是由“止”和另一个“正”字组成的。而这个“正”字在金文中写作“ ”,实际上就是“止”旁加一短横构成的字符,其意义应该还是“足”义。那么这个“ ”怎么就成了“正”了呢?我觉得这恐怕是由于“正”与“政”(或“征”)相通的缘故。因为在周代金文中“ ”又写作“”、“”等字形,并且都作为“政”字使用过[1]。
总之,“淑”字中右边部分的字形演化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它的本质还是一个“止”旁。这个“止”旁的形态变化也比较多,有“ ”、“ ”、“ ”等等,这些形态的差异大概反映了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吧!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就是这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