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种翡翠看什么?

双雪彤双雪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白冰种,我的看法是,这个品种就是透明度较好的糯种,感觉比糯米汤的粘稠感更强一些而已。 当然啦,这种看法是很肤浅的。要真正认识白冰种,得从它的名称说起——冰种与白色有关,而“冰”字又与透明有关;“白”指的并不是颜色,而是光泽。也就是说,白冰种的本质应该是这样——具有较高透明度(冰清玉莹),并且表面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而颜色可以是任何色系。

那么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白”字呢?这是因为,在行内的传统分类里,将透明度较高的糯种归为“冰种”,而把“白”字给加到了冰种的前面——因为传统认知中,更透明的糯种品质更好、价值更高。于是,这种传统就延续了下来,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所以题主所说的“白冰种”,其实应该称为“冰种”。而它和我们所熟知的“糯种”,其实就是同一种东西,只是透明度上有差别罢了。

现在对“糯种”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下面来谈谈关于“白冰种”的几个常见误区。 “白冰种”=“糯种”?NO! 在我看来,“白冰种”和“糯种”的关系,等同于“冰种”和“糯种”的关系。也就是说,“白冰种”其实是“冰种”中的最高档次,而“糯种”则是“冰种”的后身。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翡翠原石绝大部分来自缅甸,而缅甸翡翠原石的产地特征决定了其必然带有明显的“场口”印记。其中,以“帕敢”命名的场口原石材,由于其质地细腻、水分充足且易于抛光,通常被行内作为高档翡翠料使用,而我们熟悉的“糯种”,主要就是由这一类原石切磨而成。 而“白冰种”则来自另外一个场区——莫湾基场区。虽然同样属于细糯种,但由于矿床成因的不同,“白冰种”有着明显区别于“糯种”的特征。

所以,严格来说,“小白冰种”与“糯种”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过由于差异性没有“冰种”与“糯种”那么大,因此经常被行内人士划上等号。 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想问:既然“白冰种”和“糯种“这么类似,那该怎么区分呢?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挺外行的,因为我刚入坑的时候,也被这种问题折磨得不要不要的……不过,多玩多练之后,确实也总结了不少经验,现分享如下,供小伙伴们参考。

首先是看结构,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糯米种”的结构有些像果冻,或者是粗颗粒的奶油;而“白冰种”的结构更接近冰晶,偶尔可以见到粒状结构。 其次是看光泽,这个是感官判断的主要依据——“糯米种”光泽较强,呈强玻璃光泽或者油脂光泽;而“白冰种”的光泽相对较弱,呈弱玻璃光泽或者油脂光泽。 第三是看色彩,这个主要是指色度和明亮度,“糯米种”的色调一般较“白冰种”更深沉,而且亮度也会逊色不少。

刁春阳刁春阳优质答主

白冰种翡翠,又称为冰种白翡翠,主要由钠长石组成的石英岩,其主要看成分是微纤细粒或无细粒的纤维状翡翠,其质地相比其他翡翠更为细腻,透明度也更高,呈现出冰通透亮的感觉。在鉴别白冰种翡翠时,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白冰种翡翠的名字就包含了一个“白”字,所以它的颜色应该是以白色为主。在翡翠市场上,有不少人会把冰种翡翠误认为冰种白玉,主要是因为两者透明度较高,外观相似。但实质上,白玉是以透明或微透明的白色碳酸盐矿石为基本,而冰种翡翠则是以硬度较大的翡翠为基本。

2. 透明度:冰种翡翠的一大特点便是它的透明度高,如同冰般的通透亮,让人一眼就被吸引。如果翡翠的透光性好,看起来有如清水通透,就可能是冰种翡翠。

3. 质地:白冰种翡翠的质地非常细腻,如果一块翡翠看上去晶莹剔透,质地细腻,那么很可能是白冰种翡翠。

4. 结构:由于白冰种翡翠是由纤维状的翡翠组成,其结构呈现出纤维状或微纤细粒状。仔细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如果呈现出纤维状或微纤细粒状,那就很可能是冰种翡翠。

5. 质感:用手感去感受翡翠,如果手感滑润,有冰凉之感,那么很可能是一颗品质较好的冰种翡翠。

总之,在鉴别白冰种翡翠时,需要细心观察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结构和质感等方面,才能更准确地对它进行评价和区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