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b货密度的区别?
“AB”是业界对于天然与人工处理(注胶、浸油)翡翠的简称,这个名称来源于港澳地区。 “A”指的是天然翡翠,其特征为颜色鲜艳均匀分布;“B”指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漂白、染色等工序会使原本翠绿的天然翡翠失去光泽并产生异味,因此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那些经过人为处理的低档翡翠,就将它们称之为“B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造翡翠都被冠以“B货”之名。因为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部分“C货”,也就是经染色处理的翡翠,无论是颜色还是观感都堪比天然的A货,所以用“B货”来称呼这种经过人工处理但没有色进的假翡翠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避免混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B货”特指漂白+染色或者充胶处理的翡翠。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两种处理方式合称“BC”呢?这是因为“BC”同义反复,容易让人误解成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之间存在着程度差别——“B的处理比C的处理更先进”,这是行业里公认的常识,但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概念。所以,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就用“B货”和“C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目前市场上的“B货”主要是指经过漂白的翡翠,有些商家也会直接标注为“BL”(即Bleaching的缩写),而“C货”则指的是经过染色的翡翠,行内习惯标以“CL”(即Colouring的缩写)。至于那些既未经漂白又未染色的天然翡翠,也就是所谓的“A货”,由于其品质符合大众对于美玉的要求,因此在市场上非常流通,标注方式也比较简单,只要不强调颜色即可——除非是半透明以上的水头极佳的玉石,否则一般都不标注颜色。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现在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B货”,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认为它们是低端低质的代名词。事实上,优质“B货”的颜色、种水甚至细度都能够达到很高的标准,一些特殊的材质甚至价值还不低于天然翡翠。例如,有的“B货”原料经过严格挑选和精致加工,可以做成色彩丰富、质地细腻的水沫玉或冰彩玉髓,而这种材料制成的玉器价格往往不菲。现在有一些商家推出的“C货”精品,在颜色和亮度上都很接近天然翡翠,如果做功到位的话,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天然与人工处理的天然再生的“A货”,还是人工添加颜色的“C货”,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的“B货”,我们都需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没有必要捧杀或者贬低任何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