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为什么加工失败?
首先,要说明一下,这个“失败”是用加引号引起来的。 我认为的“失败”是指,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最终成品与最初设计要求相去甚远或是不能达到最初预期效果的手镯称为“失败”。 用大白话说就是,本想着做只手圈的,结果做成个吊坠了。 至于题主所说的那些,什么用料不足啊,雕刻漏底呀,尺寸不对呀什么的,在我的认知里都不属于“失败”的范围。 当然,我说的这种“失败”是在严格定义下的,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从商业角度来看的话,只要是达不到客户对于产品要求或者没有达到商家自己对于产品要求的,都可以叫做“失败”。 所以,对于商家来说,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东西卖出去,那就是成功。
而很多所谓的“失败”例子,在我看来就是,因技术和设备等原因导致暂时还无法完成客户要求的产品,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大的体量,我相信最终是能够做出来的。 当然,也可能有些东西真的是做不到的,比如说以现在的技术条件,让你做出一件纯绿且满绿的翡翠手圈肯定是做不到的(现在连一个正绿色的蛋面都很少);又比如说,让你做成一件颜色极美但却很小的挂件,可能就要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还不知能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好理解,就和我们在工作中一样,虽然领导给了你目标和时间,但并不代表你就能百分百实现这个目标,时间到了你不一定就能完成所有工作。此时,你是否需要根据已完成的工作量适当减免一些其他后续工序呢?是否要缩减一部分经费呢?
很多收藏者在选购翡翠时,都会为翡翠的质量而举棋不定,但是最常听到的恐怕就是翡翠手镯断裂了,其实,翡翠断裂除了本身的内部结构缺陷外,还与制作质量有关。其质量好坏主要体现在开料、设计、出胚、打磨、抛光、上蜡几个主要工艺环节上。在制作时,如果质量控制不严,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手镯开裂。常见的导致翡翠手镯断裂的原因有:
1、开料选料时没有经过认真检测,对手镯料把关不严,以致将存在暗裂或石纹的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半成品甚至成品后,在佩戴中因受外力作用(包括轻微的碰撞)而断裂。这种情况对收藏者来说损失是比较大的。
2、在出胚打孔时没有掌握好下刀的位置,将暗裂、石纹或裂隙切于手镯的横切面内,使手镯的受力结构发生变化,在外力作用下轻易就发生断裂。这种情况对收藏者来说损失也比较大。
3、在出胚打孔时刀具运转太快,导致孔壁温过高,使孔壁的翡翠产生热胀现象,而出现微裂,使手镯的抗弯强度大打折扣,从而导致轻易断裂。如果是手镯的边上有纵向的纹裂或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磕碰伤,但商家通过包金或镶嵌宝石的方式加以遮盖,这样的手镯也是很容易断裂的。
因此,我们在购买翡翠手镯时,首先,要仔细观察镯子是否有裂纹或破损的痕迹。如果有破损之处,观察是否与外部纹饰相衔接或被装饰物遮盖。
第二、检查翡翠手镯的器型是否规整,如出现歪斜、鼓包现象,说明该手镯存有暗裂。检查的方法主要有:
1、观察法,观察外形的轮廓边是否规整,有无不自然的弯折或倾斜等。如果有,说明手镯存有暗裂。观察孔道壁是否平直,有无鼓肚、弯曲等畸形。如果有,说明是出胚打孔时“刀胆”大,因孔壁受热变形所致或因有暗裂而造成“走刀”所致。
2、灯光检查法,用强灯光照过手镯,手镯平放在目视的平行面上,仔细观察手镯背面,检查其轮廓是否有曲折或歪斜。如果有,说明可能有暗裂所致。
3、绷直绳测法,对于两端较尖的镯子,可以找一条细绷直绳,放在被测手镯后,观察手镯的轮廓与绳边是否有偏离,如果不平行而且手镯的轮廓弯向内侧凹陷,说明手镯存有暗裂。
4、水滴测试法,滴一、二滴水在手镯的背面中心最凹陷处,观察这滴水的形状是否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如果有缺角或畸形,说明手镯有暗裂或“刀胆”过大使孔壁受热变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