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吊坠白色的好吗?
在所有的颜色中,白色给人的感觉是干净、纯粹、无染的,同时也代表着圣洁与高雅。很多人喜欢在佩戴装饰品时选择白色的翡翠。那你知道什么样的白玉才算是优质且值得购买的吗?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白玉。所谓的白玉就是纯白的颜色,看上去很细腻,很有灵气,并且这种白色不是人工加入的化学物质发出来的假白,而是纯天然的颜色。如果一块玉的白到了恰到好处的程度,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除了看颜色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结构来判定是不是好料子。因为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结构的,即使是看起来非常通透的玻璃种或者冰种翡翠也会有颗粒感,只不过非常不明显而已。如果你买的白玉特别通透毫无结构感,那很有可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经过化学处理的。当然啦,并不是有结构感的玉就不是好玉。毕竟天然的玉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结构性。
不过呢,优质的玉石结构往往都比较均匀,颗粒感也很细致。而劣质的玉由于成分含量等原因会导致结构不均匀而且很大。
除了颜色和结构以外,影响白玉品质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透明度、光泽、杂质等等。 但只要掌握好颜色(白)、结构这两个因素,再加上自己的眼力见儿(经验),就能挑到一块性价比高,值得购买的玉了。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如何挑选白玉有了自己的认识了?
翡翠的种份又称为水,通常好的水种表现为“水头足”的说法。“水”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别的内涵,它是生命之源,清澈流动,无色无形,变化多端。以水喻玉,是古人对玉色和透明度的形象描述。翡翠的透明度从高到低有玻璃、半透明、米汤、磨砂、不透明五级。
好的水色,即好的“水头”,是建立在“底子”的基础上的。因为“底子”不清,即使极好的“水头”,也会成为一汪死水,了无生气。“底子”也叫做“底色”,指的是在去除表面的绿色或紫色等颜色,仅由翡翠的硬玉本身造成颜色,在白色基础上偏灰绿、灰白的色泽。透明度和“底子”的综合评价,构成翡翠的“种份”或“质地”感觉。
行话有“有色无色,皆要看底”的说法,其中的“底”即为“底子”。具体来说,如果“底子”发乌,透明度也不会很高;如果“底子”灰绿,透明度也不会太高。具体到每件商品时,因为翡翠颜色分布的不均匀性,透明度也有差异,在刻面上,常常有局部区域比周围区域亮的感觉,“亮”即是“水头”,“水头”足的部分颜色也会表现得鲜嫩。人们喜欢的“水”好的翠,在刻面宝石中常为糯冰种和冰种,挂坠、戒面、手镯、花件等首饰中,这些透明度好的商品常可以表现出“有色水”或“色水”,即透明的“水”包裹鲜嫩的颜色,形成十分动人的效果。
有好的“色”和“水”、即“色浓、水好”的手镯或饰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可以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