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庄镇在哪里?
罗庄,古称兰陵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鲁苏两省结合部,是临沂市的西大门。 兰陵县辖13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250.69平方公里,总人口118.2万(2017年);有汉、回等民族,以汉族居多。是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入选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誉为“沂蒙革命根据地”“沂蒙红嫂的故乡”。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清乾隆年间修撰的《兰陵县志·序言》中载:“兰陵县,古琅琊地……东晋太元中,北齐天保间皆置郡,而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始改曰兰陵县……” 关于“兰陵”这一地名由来的记载,最早见诸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注引《春秋》:“成公九年齐侯灭莱,莱侯奔郯,齐侯因求成伯于郯。郯子宴齐侯于费,其语讹变,音乱为‘兰’,字讹为‘陵’,故云‘齐侯侵莱,因伐郯,至于费’也。” 西汉初年,刘邦为了进一步控制琅琊国,在旧莒邑城西北三十里处修建了一座新城,称“新朐”或“下朐”,作为海防要塞。汉武帝时封胶东王为琅玡王,并筑城立宫,移治所于此,改名为“琅琊”。东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征徐州陶谦时兵舍琅琊,留司马高翔守之,后渐废。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故地重新设置琅琊郡,统辖五县,治所在今临沂市区。
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在琅琊郡东部置沂州,以沂水之称表示境内有沂河。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将原属青州刺史部的北海郡并入沂州,并将郡治迁入下邳县城(今江苏睢宁西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撤消沂州,将其辖区并入东海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设沂州,天祐三年(公元906年),朱温篡位后改称兖州。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部将徐寿辉攻占兖州,改称益都路。明初朱元璋将山东全境分成青、济、胶、惠四府,治所在青州。洪武九年至十年(公元1376-1377年),朱元璋将北平府和永平府所属各县划入青州府,治所在今青州城内。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青州为直隶州,管辖四府及淄川、博山二县,至清末未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齐鲁大地,兰陵县成为国民党第二战区与日军作战的前沿,县东南三十余里的向城集成了抗战的核心地带。1938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及其直属队由吕梁山区进入山东,先后击败了进犯的日伪军,控制了兰陵县的大片地区。当年五月,中共罗庄区委成立,隶属莒中县委,区公所设在罗庄村,随后又相继建立了中共临郯县委和县政府,机关驻地在今临沂城内。1941年春,将原来属于滨海区的郯城、临沂两县大部分和鲁中区的新泰、泗水两县各一部分,组建成新沭县,隶属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鲁中南行政区,县治所设在沭城镇——后来的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