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石?
因为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人们用玉来祭祀祖先神灵,《周礼》中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记载;
贵族王公用玉作为朝聘、祭祀、丧葬等礼仪的象征和凭证,如《周礼·春官》中有描述周天子朝服佩玉的条文;
皇帝在祭天地、祭日月、祭山川时用玉制礼器,而自己在举行盛典时也要佩戴玉器。 古人把玉和仁德、礼让联系起来并赋予很多美好的象征意义——以玉比德是对玉的最高评价。
所以从史前时代开始,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就对玉情有独钟,大量收藏、创作和使用玉器,并影响至今。 我们目前能够看到最早的玉制品是新疆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管,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这些玉管呈深绿色,质细腻、坚硬,抛光良好,表明当时新疆已经出现成熟的玉器制造技术。
到了商代,玉器在礼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且用途多样。《礼记·礼器》中有关于玉琮、玉璧、玉龙、玉璜等礼器的记载。
周代承袭了商代的玉文化,并加以发展。比如《礼记·郊特牲》中就有关于用玉祭天的记载。 除了作为礼器之外,西周春秋时期的玉器还用于装饰,比如现在还能见到春秋时期的玉琮形佩。战国以后,由于礼器在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减弱,玉器制作工艺也渐渐没落。到了明清时期,宫廷虽然建有造办处玉石作坊,但大多是以玉雕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像样的玉雕成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人们看待玉的态度越来越理智平和,更多把它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进行欣赏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