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金币等多人民币?
因为我国古代货币单位“文”字,是参考拉丁文的moneo(我主张)创造的。而古罗马使用的货币单位,在拉丁文中是poneo(我放)的意思。所以汉语中的“钱”“财”等词,其实源自古拉丁语。这些单词进入现代英语后,其货币单位的含义被保留了下来,变成了money。
而西方许多语言中,保留了这个单词的货币单位含义,所以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文”和西方的money确实是一对近义词。但实际换算起来可是差远了! 按照今天的算法,1元人民币大致相当于0.14美元或120日元。而从汉朝开始,1文钱的价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0美分。可见,西汉的一万枚五铢钱约合现在3000美元,比今天1万元人民币还值钱。
那么古人是如何算钱的呢? 先秦时期,各国币制并不统一,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单位概念。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确立以“镒”为一镒,20两为一两,16两为一斤,250斤为一金的币制体系。然而秦朝的一镒究竟有多重,史书却没有记载。汉武帝时,为了增加铸币量,曾把一镒的重量定为22.7克。但这样重的黄金,价格也不是普通民众能负担得起的。因此汉武帝后来改了一镒等于24.5克的重量。这种重量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了黄金的国际标准单位。
直到明朝中期,民间才有了银锭、银钱等银本位通货。明末清初,银本位制度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后来甚至出现了外国银元和银两种国际信用货币,流通于国内市场。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实行白银出口政策,大量银元流出国外。为稳定经济,国民政府先后多次提高关税和盐税,并将税收划归财政部的中央银行统管。经过这一系列改革,银元数量逐渐减少,国内物价水平逐步下降,百姓生活渐渐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