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哪里?
第四套人民币是人民币史上发行数量最大的一套,共有14种面额62种版别,由于发行量巨大,不少品种如今已经很难买到。 从1987年开始发行至今,四版币已经陪伴我们走过30年的时光。那么随着央行宣布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收兑这批货币,这套人民币的收藏投资价值更加凸显出来。 那么作为投资者该怎么入手呢?首先你需要了解它的升值空间和特点及版本划分。
空间: 四版币发行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印刷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造成了现在的四版币纸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钞票上的油墨、水印、胶印缩微文字等容易造假,而造假的难度越高收益越大,因此这些“时代特征”成了鉴定真假的重要指标;很多面值较少的纸币由于发行时间早,流通时间长,存世量自然少,价格较高。 像80版的50元、5元、2元和1角硬币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特别是80版的50元纸币,1987年发行至今已过去30多年,由于流通消耗,市场存量极少,目前单张票面价格在2000元以上,堪称四版币的“钞王”。
特点: 目前四版币的收藏按版面分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刀、整捆的捆销票,另一种就是散票。其中以整刀、整捆的形式出现的价格要高得多。因为它们在流通过程中经过银行清点验钞,有流水号且不易磨损,保存得比较完好,其收藏价值自是不言而喻。
还有一种特殊版本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错版币。所谓错币是指在进行印刷、流通等过程中因错误造成的人民币,由于采用色槽套色印刷的钞券,出现漏色或变色现象都属于失误造成的错版,是十分珍贵而又罕见的。 像第一套人民币中的“苏三币(1953年发行的3元人民币)”“蒙古包(1953年发行的5万元人民币)”都是由于漏印颜色导致,如今这两枚钱币一张高达50万元,一张5万元,堪称“币王”。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因金融机构的清点和交割失误造成的钞券差错,属于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国家不予补偿。也就是说,错币虽然价值不菲,但是不能索取额外赔偿。
划分: 四版币的版本可以分为硬分币和软分币两个大类,其中硬分币指面值中含有“分”字的五分、两分、一角金币;而软分币指的是面值未含“分”字的五分、两分、五角纸币。 由于硬分币由金属铸造而成,经久耐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因此其保留的年代久远,发行量较大,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而软分币是由纸张印刷而成的,比较容易损坏,因而留存下来的数量很少,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