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结构有几种?
翡翠的结构就是其矿物组成,目前研究较深入的是硬玉(Jadeite)晶体形态及其内部结构——显微构造和晶体内包裹体。 关于微观上的结构 1955年,Gray和Bromiley通过对粒状翡翠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硬玉晶体形态——粒状结构和纤维状结构;
1987年之后,李树根等对粒状、纤维状以及半纤维状结构的翡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并拍摄了照片; 2014年,黄雪莱等通过观察原石切片和抛光成品的显微结构,补充了前人对某些结构特征的描述,得出了更加详细的结论。 目前学界关于硬玉晶体结构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于其他成分(例如铬尖晶石、钠铬辉石等等)的晶体形态却少有涉及。
在讨论微结构时,往往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而除了微观上的微结构以外,翡翠在宏观上也会表现出一些结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与其形成过程有关。 在地壳表层,许多矿物颗粒都是随机分布的,但翡翠的矿物结晶往往呈带状分布(带状结构),这是由于在成土成岩的过程中,翡翠中的组分主要是沿重力和热流动方向沉淀的。我们会发现带状的铬尖晶石矿脉或者带状排列的硬玉晶簇,但也可能因为成晶条件不同而形成粒装或纤维状的硬玉晶体。
翡翠可能包含不同的构造层(图1a),它们是由相同或不同的组分先后形成并重叠在一起形成的。不同构造层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有所不同,这会导致其中矿物晶体的形态各异(图1b-c)。 图1 c. 具有不同构造层的翡翠显微照片 当同一套岩石圈底部的岩浆依次侵入到不同的地层或者不同的火山机构时,就会形成多层结构的翡翠(图2a)。如果岩浆冷却后形成脆性的花岗质岩石,那么这种多层结构会更加明显(图2b)。 如果岩浆中含有不同的矿物组合,就会在冷却凝固的时候形成层纹结构,这种结构通常可见于岩墙中间相对较细的条带中(Lillie and Plesa,1979) 。
岩浆在侵入到围岩后会发生结晶作用,如果最先结晶的是粗大的硬玉晶体,就会形成柱状节理,如果没有其他组分先于硬玉结晶,则可能会形成块状节理(图3)。
图2 a. 多层结构的翡翠 b. 具有层次结构的翡翠显微照片 图3 具有不同结理的玻璃光泽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