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龙头朝下什么意思?
1,这仅仅是一种摆设方法而已! 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要把貔貅头向下,其实道理也是非常简单的,如果头朝着外面的话,那么它看得到财,但是进不去,这样也就没有办法咬住钱财了。而如果是头朝下的,那么就可以把财产咬住了,身体还可以扫荡四面八方,这样也就能把更多的财富吸进来。
2,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也就是说门口是朝向南边的,所以东西两边的窗户也就成了“头”的位置,而一般房间的高度是低于门的,所以窗台上面刚好能放得下貔貅,并且窗户外面就是开阔地,很适合貔貅张开大嘴吃四方。(注意:这里只是适合摆放,并非一定要这样放)
3,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我可不可以把貔貅的头对着门外呢?其实这也是可以的,在道教中,一般会把神像放在正堂中间,而佛像是摆放在正中的,所以如果有外人在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动佛菩萨或者神仙像,以免被人说闲话。但如果只有家人时候,那就可以随便摆动了。
中国自古就有“龙文化”,在龙文化的洗礼下,人们也将龙的形象用在各种器皿上,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石翡翠,雕龙的形制亦十分常见。而除了龙之外,“凤”也是常见的雕刻造型,有“龙凤呈祥”的美好含义。
在中国传统的龙文化中,龙有九子(也有说十个、十二个的),指的是龙王的九个儿子,它们都有着不同的造型和寓意。在翡翠中,以龙子为主题也有不少的制品,而“貔貅”即是其中之一,由龙文化发展而来。
但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貔貅虽然长得像龙、与龙子同列,但貔貅并非是龙子,而是与龙、麒麟、凤一样的祥瑞之兽。
而“貔貅”在玉器中,还有另一个叫法,称之为“辟邪”。这是因为貔貅的称呼主要为北方以及黄河中游之称呼,而南方则多称之为“辟邪”。
在貔貅有两形状,一为独角,一为双角。单角貔貅又称“貔”,双角貔貅又称为“貅”。而双角貔貅造型则比较符合现代我们所说的貔貅造型,单角貔貅则较为少见,目前传世之品不多。
关于貔貅的由来,一说是貔貅原本是天地之间的神将,因犯错而被玉皇大帝惩罚,被永久拘困于南岳寿山之顶,不料貔貅法力十分强大,将寿山的山石踩踏的粉身碎骨。后来将这些粉身碎骨的石块用于炼石成铁,然后又铸成了万钧巨锤与貔貅对抗。貔貅实在抵不住万钧巨锤的反复打击,最后死在了南岳寿山脚下。这些流血成了南方的一种猛兽,而这些猛兽就是“貔貅”。后来貔貅被人们作为镇灾辟邪之物流传了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貔貅为独角,是麒麟与龙的混血异兽,有麒麟一样的角,龙一样的身体和爪子。貔貅性格十分古怪,不与同类混群,独来独往,且生性喜斗。后来黄帝与蚩尤作战,貔貅在战事中屡建奇功。后来蚩尤被杀,黄帝为表彰貔貅,将其纳入龙子之中,让其成为龙子中的战士和圣兽。
我们常见的貔貅是双角的造型,前脸短而阔,鼻宽口阔,双眼圆瞪有神,且大多为坐姿。在古代貔貅有“五不”的特性,即不落座、不回头、不背光、不空口、不落地。后来人们将貔貅形象化,以“四不像”的瑞兽造型代替。
在翡翠中,貔貅的雕刻除了最常见的坐姿外,还有立姿的。无论哪种身姿,通常皆为张口形象。因为貔貅具有“只进不出”的吃金吃银的习性,所以通常以大口来展现。不过,市面上也有闭口貔貅。张口貔貅意示“只进不出”的吞财能力,闭口貔貅意示将聚集的财气与福气留住,防止跑气。
而“四不像”的说法,在民间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北方,将貔貅称“独角狮”,因此有“一头狮”之说。还有“二象鼻”、“三麒麟脸”、“四牛头”、“五龟背”的说法。在南方,则有“六龙角”、“七马足”、“八虎须”、“九豺身”、“十狗尾”的说法。
貔貅有独角和双角两种形态,独角貔貅又称独角狮或貔;双角貔貅因符合“四不像”、“九不像”的说法,因此成为传世品最多、知名度最高的造型。在翡翠中,大多刻有双角。由于貔貅天生不落座、不空口、不背光、不落地和不回头的特性,因此我们常见的貔貅坐姿,为正面而立或者略有前倾的造型。
而貔貅,作为龙文化的延伸,除了常刻双角之外,其四肢、牙齿等皆可作为龙子,因此常见的有“貔貅戏龙”、“貔貅三子”等造型,意示镇邪恶、除凶灾、招祥瑞。
此外,也有将貔貅与其他兽类组合的雕刻造型。如将貔貅与龟组合,称为“龟驮貔貅”;将貔貅与凤凰组成“貔貅戏凤”;将貔貅与麒麟组成“麒凤祥瑞”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鉴别貔貅的品质时,不能以一般的生物的形态来进行考量,因为貔貅为一种瑞兽,其形“九不像”,因此可按貔貅的形象特征来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