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小边料什么用?
题主说的应该是翡翠毛料吧,也就是还没经过任何加工的翡翠原料。 翡翠毛料根据来源分为:
1、采玉:也叫挖宝,一般指的是从河床里挖出来的明料(有皮)或半成品(无皮);
2、捡块:在矿山或者岩石上掉落下来的原石或者半截原石,这种原石一般都有皮或者有雾;
3、剥壳:原石的表皮很薄,使用工具能够刮下,有的经过浸泡后直接剥掉就可以,通常用来制作戒面或挂件;
4、切料: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把毛料切成合适尺寸的大小块,主要用于手镯芯、戒圈胚、挂件坯等;
5、雕刻:对于形状比较规则且面积较大的毛料,可以雕刻成各种饰品,如戒面、吊坠、手链等等; 6、抛光:经过打磨制成的毛坯需要抛光才能成为精美的成品。
当然,这些只是对翡翠毛料的简单分类,实际的划分更加细致准确。至于你提到的“翡翠小边料”,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那么,这些不同种类的毛料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来说,由于毛料都是未经化学处理的天然产物,故其颜色是由其内在结构决定的,很难改变(自然现象)。我们会看到同一块石头上有浓淡不一的颜色分布,这就是“色根”,它是判断颜色真假和深浅的依据。 除了原生矿形成的宝石级玉石外,我们还会看到很多次生矿的玉石,它们往往颜色暗淡、杂质较多,但经过人工的精心抛光,也会显得光彩夺目。 除了颜色之外,影响毛料价值的重要因素还有质地(透明度)、瑕疵(裂纹)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无色或少色的玉石作为玉雕的材料,一方面可以使雕刻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天然特性。 但有时也会出现特殊的情况,比如一些材质很好的有色玉石经精心设计雕刻也是可以做成非常精彩的艺术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