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会沾水看?
翡翠表面有细微的凹坑,称“翠性” 或“苍蝇翅”,是鉴定其真伪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无法分辨天然与A货)。因为 A 货翡翠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其结构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天然翡翠由于形成过程中受外力作用程度相对较小,具有清晰的内部特征,即“苍蝇翅”、“雾花”。 “苍蝇翅” 是指翡翠表面排列规则的微凹坑,就像翠鸟的翅膀,所以称为“苍蝇翅”。在强光下仔细观察,每一个“苍蝇翅”都包含三个互相间隔一定距离的亮刻面,这就是它之所以会发亮的原理。每个“苍蝇翅”都在不同的光影之下,所以亮部不会特别整齐,也不会完全消失。
除了“苍蝇翅”外,部分翡翠还会有像蜘蛛网一样的纹理,这叫做“絮纹”,也叫“蛛网纹”。这些纹理并不是由雕刻或者打磨造成的,而是由于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晶体破裂,然后经过胶体充填而形成的。这些纹理虽然不影响佩戴,却是判断翡翠真假的一个依据。 因为 A 货翡翠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原来的晶体结构已经被破坏,再经抛光,就会把原先的结构完全掩盖,导致失去“苍蝇翅”等特征,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到。而天然翡翠由于形成过程没有遭到明显的破坏,会在表面留下明显且固定的“苍蝇翅”等特征。当然,这些特点都不是固定存在的,有些品质好的翡翠可能完全不具备上面的特点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