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人民币会增值么?
1962年,我国实行了纸币兑换金属币制度(即收藏者常说的“收兑”),大量回收流通中的人民币,然后进行装帧发行,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连体钞、钞券。在当年如果收到这样的钞票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并加以利用,因为再过十几年它们就会成为具有很高价值的“古币”了! 1953年,我国还实行了货币印刷厂印制的纸币叫做“胶印无编号币”,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纸币上的号码是机器打印的,有连号的,也有各号段相互重叠的,给鉴别真币和以后的研究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正因为如此,使一部分纸币得以保留下来。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发布到1950年开始收回,共发布了12种面额的纸币,其中一版币(也称“解放区币”)6种,二版币(“国币”)5种。一版币又分为“人民解放区币” 和 “国币”,二者图案相同,色调不同,区别在于印制的年份和地区;而二版币则分为大面值(面额为100元)和小面值(面额为1元)两个系列,以区分其在货币印制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这些纸币发行后,因为当时物资匮乏,购买力很强,1元钱可以买到比现在1元钱价值更多的东西。所以人们把很多有价值的物品都称作“一块”,例如:“一块肥皂”“一块布料”等等,而“一角”就是相当如今的10分钱,“五分”就相当于现在的5分钱…… 在这些旧版人民币上面,记录着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也留下了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发展的足迹。 作为承载几代中国人美好记忆的“古董”,它除了具有钱币的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