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扎多钱币人民币? 这个不是“克鲁扎多”,而是“克罗扎尔”,这是17世纪初欧洲流行的一种银币,类似西班牙的佩斯托(Peso)或葡萄牙的梅迪纳(Medina)。这枚币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于1604年在法兰西南部铸造的,重27.998克,成色大约83%,含银量25.837克,当时约合10杜卡特。这种硬币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很受欢迎,因为当时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没有统一的国家货币体系,各个城市和地区各自为战,发行自己的货币,因此需要一种“全国通用”的结算货币。这种硬币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在西班牙被称为“peso de esso”,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比索”(Peso)。
同样在1604年,另一套银币也在法兰西南部的布尔日(Bourges)铸造完成。这套银币的主题是“法兰西和阿尔卑斯地区的和平与丰饶”,图案包括两匹骏马、象征法兰西王国的百合花和象征阿尔卑斯的山毛榉树。它们和前一套硬币同时流通,不过后一套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为其样式太过复杂,难以分辨,容易造假。于是,亨利四世的宫廷铸币师让·帕里佐(Jean Parizot)想出一种新办法,将这两种硬币的正面合二为一,打造一枚新的圆形金币。正象我们所见到的,这正是一枚标准的“法郎”,只是上面的铭文是阿拉伯数字而不是罗马数字而已。
赞同 126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16 23:49:47 梅然 优质答主 + 关注 古巴比伦文明在巴比伦城附近曾经盛极一时,后来衰落消失。然而,该地区后来又出现过波斯文明、亚历山大帝国、安条克王国、塞琉古王国等。这些先后更迭或并存的文化相互混杂,形成了两河流域后期钱币丰富多彩的面貌,钱币学家称它们为希腊化钱币。
希腊化时期的两河流域实际上包括了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和叙利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此时铸造钱币的政权既有希腊人建立的,也有当地东方民族建立的。同时由于希腊化时代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各种文化背景的统治者都在他们铸造的钱币上,使用东西方融合的文化元素,使得这一时期钱币上所反映的文化异常斑斓。从这一意义上看,这个时期的两河流域可以被看做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一个熔炉。
我们今天选择的四枚钱币就大致勾勒了这一历史时期两河流域钱币的发展脉络。
第 1 枚钱币铸造于大约公元前 170 年,是西流基一世在巴比伦地区铸造的。
这枚钱币正面是典型的希腊艺术风格的头像,头上佩戴的月桂枝冠又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影响。钱币的背面是一位裸体希腊风格的男神双手举托着代表巴比伦的象征。
第 2 枚钱币铸造于大约公元前 140 年,是安条克四世在巴比伦铸造的。
此时巴比伦地区已经不再使用前塞琉古王国时期的钱币制度,而代之以波斯或巴比伦本地的传统重量单位。该钱币正面是年轻的宙斯在奥林匹斯山上放牧狮子的情景,狮子的鬃毛呈典型东方风格的波形。背面也是巴比伦风格的祭祀场景,而祭祀的正是宙斯。
第 3 枚钱币铸造于大约公元 60年,是帕提亚地区米特拉达梯九世发行的,此时两河流域基本上被帕提亚控制。
帕提亚国王在东方文化影响下给自己起了个希腊化的名字米特拉达梯,该钱币也因此采用希腊式正面像。钱币的背面是米特拉达梯九世与他的儿子们骑马射杀狮子的情景,这一场景是希腊化神话与东方王权思想的完美结合。
第 4 枚钱币铸造于大约公元 150 年,是帕提亚的法尔斯地区米特拉达梯二世发行的。
此时帕提亚已经从鼎盛时期走下坡路,钱币上浓郁的东方风格更替了希腊化的风格。该钱币的正背面都是典型的东方风格的拜火教祭祀场景,说明该钱币已经偏离希腊化钱币的范畴而开始走向伊朗本土特色钱币的行列。
如果大家仔细辨析此四枚钱币,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从希腊风格与东方风格并存共融到东方风格复归的变迁过程。这是历史使然,钱币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历史大潮的变迁。
赞同 96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5 6: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