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分那几个画派?
“画派”一说,始见于近代(20世纪初),一般指产生于某一地区的、有风格、流派特征的画家的集合,如“浙派”“吴门画派”“海派”“长安画派”等;或指某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画家们所呈现出的共同画风,称为“某某时代(时期的)画派”,如“元四家”“明四家”及“清四王”等。这些说法其实涉及的是“艺术圈子”的问题而不是严格意义的“画派”概念。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欣赏的风格是有差异的,由此而形成的画家群体及其风格也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么变,总会有人坚守着传统,或是形成新的风格,与主流保持着距离。无论他们愿不愿意,这种“守旧”“创新”总是会在不经意中形成某种风格的倾向,甚至是潮流。当然,这种倾向和潮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着的,因此很多画家不是受某派影响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远离某些风气,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趋势在明代文人画兴起之后,尤其明显。
元代是一个异类,整个社会推崇文人气质,于是不少文人士大夫都投身于书画之中,形成了元季四大家的格局——“元四家”中的黄公望、王蒙是元代士人,倪瓒、吴镇则是晚期的文人画师;“清四画僧”“扬州八怪”等的出现也是如此。
到了清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和文化重心向江南转移,艺术上也出现了“南派”和“北派”之分——南派多为文人画,北派多为民俗图画,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很多文人和民间艺人都具有南北风的绘画作品。
至于现当代,随着各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美术院校专业的划分,各地人才的培养都有其地域特点,加之生活成本和职业发展原因,人才流动的频繁,使这一特点更加突出,因而有“北方画派”“南方画派”乃至“西安画派”“上海画派”“岭南画派”“京江画派”等等的说法。虽然这些画派说法,似乎带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方文化艺术发展的水平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