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戈比等于多少人民币?
一、先秦,战国中期,魏国曾使用过“铢”这个单位,1铢约合0.63克,25铢大约为15.75克…… 战国晚期,赵国的铁钱“半两”很有名,每枚重量为12.5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黄金一斤(约314克),白银一斤(约314克),铜钱一个(即一两)重十六铢(合8.89克)。汉代沿用秦制。 一斤等于16两,一两相当于现在的31.25克,所以25铢就是现在63.75克。
二、汉朝开始,一斤改为五钧,一千斤为一石。汉代的尺短,一尺大概23厘米,和现代差不多。一两大约等于31.25克。 这样一算,25铢大约相当于69.25克,但是汉代的一石粮食大约值现在2000元,也就是说25铢约合现在的562.5元。这已经是一笔很可观的钱了。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混乱,各种金属币和布帛币并行。东晋时出现一种“钱”,又叫“晋五铢”,因为形状像西汉的五铢钱而名称不同,但质量很差,价值很低。一枚“晋五铢”仅值现在0.5元左右。这时候的铜钱,因为材质较差,重量轻,一枚大约是3克左右。
四、隋朝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通宝制度,钱币的材质由青铜变成铜铁合金,钱文由刻刀雕刻改成印版印刷。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铸钱,钱文“开元通宝”四字直读。这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唐钱”,这一种钱一直使用到明朝初年。
唐朝初期,每枚开元通宝价钱相当于今天几十元的样子。中晚唐时,每枚开元通宝的价钱相当于今天几百元。 五、宋金元明时期,纸币兴盛,铜钱衰落。宋朝时曾经复铸汉唐旧钱,但是形制和汉唐时候的旧钱差别很大。北宋钱币制作精良,存世量大,目前价格不高。一枚普通的开元通宝,现在顶多十几元。
六、清朝时,因为白银对外贸易顺差,银锭流出量很大,为了稳定物价,减少通货膨胀,清廷严禁私铸金钱。民间用的钱主要是以明代方孔圆钱和乾隆通宝为主。到了嘉庆道光年间,西方银元流入中国,官钱局用机器铸造了一些新的银币,如光绪元宝等。但是民间还是主要流通着一些低价值的杂制钱币,如“宝源局”、“宝泉局”等。这些杂币的质量极差,面值很大的也有,但是根本不值钱,如“咸丰元宝”,面值那么大,一枚也就值几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