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贴花的青花瓷贵吗?
贴花,是民国时期在陶瓷胚体上施釉料后,再粘贴各种花样(包括字画、山水、人物等)装饰的方法,成品后,经过高温烧制,使得釉料与陶瓷本体融为一体。 之所以使用贴花的工艺,是因为在民国初期,陶瓷业制作技术仍然相对落后,所以不能制作出又细又薄的瓷胎,以供拉坯成型和雕刻印花使用。而通过这种贴花工艺制作的图案,由于是在已经烧成的瓷胎上进行描绘,所以无法做得太大,也就限制了画面的复杂程度。
在民国时期,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几乎所有的瓷器都是以贴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的。 而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因为技术的进步,陶瓷行业逐渐改用拉坯成型或者注浆成型,再加上之前的很多传统技艺已经失传或者很难传承,使得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少能够见到或者是接触贴花的技艺。虽然现在的陶瓷产品丰富多样,然而绝大多数都是印花的产物,而且大多是彩色的。人们对于贴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老产品上,并且认为这样的产品才是“纯正”的国产瓷器。
事实上,所有的印制的彩色花纹,都可以称之为“印花”,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除了印花之外,还有“漆绘”“金彩”“珐琅彩”等多种装饰手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恢复和发展我国的陶瓷工业,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新的陶瓷厂,其中有很多属于轻工业部下属单位(1978年以后划归建筑材料工业部),比如山东的“淄博瓷器厂”、河南的“汝州市汝州瓷厂”、河北的“定县陶瓷厂”以及江苏的“宜兴陶瓷厂”等等。这些工厂不仅在材质上创新(比如开始采用玻璃纤维材料),而且在工艺上也不断地寻求改进。
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陶瓷厂开始采用注浆成型(即现在所谓的“陶艺”)的新工艺,这使得陶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这些新工艺的产品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特色,那就是所有带有彩色纹饰的产品,都必须经过贴花或者印花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瓷器,都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那种只有中国传统工艺才能带来独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