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清代和民国的书?
中国的古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更新,历经各朝代的兴衰,许多古籍由于历史的战乱,人为的破坏等原因,早已不见踪迹。现存下来的就有很多,不同时期的书,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一、从版心来区分
清代藏书版心处多为三行,每行三字或四字,横版较多,直版较少,间或也有正方形版心。书价标注在版心右上方,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每版印数从几册到几十册不等,绝大多数是白口,只标卷数、册数及序、跋、题词,版心下方几乎从不写上版时间和印工姓名。
而民国藏书,版心处从形式上看比清代复杂。有方有圆;有刻本,有石印本,也有复印件;有竖版,有横版。满、汉合璧或只用书汉文标注。书价多在版心下方,用字母(如AS,AP等)和数字(如1001,525等)表示。每版印数从几十册到几千万册不等,绝大多数是周回布面,大多还印有书刊名称及内容简介和序、跋、题词,有的还注明出版时间和印工姓名。
二、从开本来区分
清代刻本的书口气孔较小,多数为长方气孔,也有圆孔。墨色较淡了,有些书还保持了原有彩色。书缝里多贴有书签,书签上是写书名和作者姓名。
而民国的印刷水平远胜于清代,很多书使用的是金属活字,纸墨鲜艳,书口气孔较大,多为圆孔。有的书已见不到旧时书嗅,假以时日,这种书气味或将消失,但毕竟是后期伪作。
三、从措辞上区分
1。凡论及清朝世系、疆域、人物、制度、典故、文谚等方面,用词不会与今有别的。例如:“五侯第宅”,今作“五侯家门”。
2。避清帝、太后讳。近代史事亲见者,多称世祖、圣祖、高宗为“祖”,未闻以“先”称者。如金梁《翠亭随笔》中“建文以下皆称祖”,徐元文《烟樽随笔》中“国初以世祖、圣祖、高宗为宗,非祖也”可证。今《渊鉴类辞》、《词语》、《方言》、
《啸阁诗话》、《读绣书斋诗话》、《烟砚》、《雪鸿泪》、《香江诗话》诸书以及王韬《竹卢诗话》、吴友如《丝绣琐言》、姚华《蒲烟小谈》中避清讳之法皆为“先+字”。王韬《代榆新话》中“我朝家法”,姚薇元《梦华琐记》中“顺治初设内三院”,顾亭《韩边外史》中“建文逊国”、“奉天靖难”,均未称康熙、雍正、乾隆为“祖”。如高兆《雪鸿泪》中“国初家法善守而后亡”可证。
3。民国以来,称清帝为“帝”,不称“祖”。如多参龄《影庐漫笔》、易顺鼎《丁亥春去官出京道中随笔》之“今上复国”,徐一士《一士随笔》之“今上膺宝位,改元宣统”可证。
4。称清官、清事为“前朝”、“本朝”或“昔”、“今”。
5。称“本朝”、“今”时,有特注“清”者。若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今以‘清’名一世者”,张丹垣《爱日堂诗文集》中“今之持清白者,皆本朝文士”,陆文郁《九松亭逸稿》中“近今以清自名者,概勿与角”。
6。纪诗文中称“清”或“北朝”、“南朝”者,皆指金、元。如顾亭《韩别外史》之“至晚,醉起续成绝句数章,皆清趣”,“南朝不举北朝女”可证。
7。称清圣祖为“千古”,称清世宗为“今上”。
8。称清为“华夏”,称中国为“华夏”或“全辽”。
9。称官职、爵号前无“清”学。
10。以“亡清”称清。汪容甫《述学》中“亡清高皇帝春秋正德”,《述林》中“顾予削迹亡清数十年”,“不知谁为致书亡清遗老”,“予读亡清郑所南诗”,《读困楼杂记》中“今犹称亡清者,避孔子讳也”可证。以上在“清”学前著一“亡”字者,又称“前人”、“先朝”、“前人清家”、“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