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经师印现在何处?
清代道经师印不见于现存宫观。据《万历续道藏目录》以及明万历三十年周德清、宋濂编辑的《续道藏目录》统计,共收书275种,其中经类,像、图共79种,经集类13种,经韵类5种,戒律类10种,威仪类16种。师印在道教经箓中,主要用于开库请水、斋发告关、安龙演教等大斋场时,盖在经首上。在清代,则用于举行大型斋醮仪式时,置于供案上,以示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清代的师印章,有“天皇宝印”或“元始宝印”等字样。其中“天皇”是宇宙创造者,“元始”是道教尊奉的最高神灵,“天宝”、“皇宝”则象征道教所信奉的最高神灵或宇宙原始创者。清代道经师印上还刻有“无量度人”四个字,意为能超升一切亡魂脱离苦海,进入“仙境”,故也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