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哪些不是铜的?
我国古代的货币种类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数贝币、刀币、布币、圜钱和金属钱五大类。其中,金属钱里又包括金、银、铜三种材质。 先秦主要是铜币,秦统一天下后,推行半两(二铢)钱制,这是最早的铜钱,也是圆形方孔钱。汉代沿袭秦制,但铜币材质含铜量下降,同时,人们发现用锡掺入铜中制作的钱币寿命更长,于是有了一枚铜币里夹锡的成分。这种以铜为主,有少量锡或其他金属的合金,在现代称为“紫铜合金”或“红铜合金”。
西汉末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民间盗铸钱币严重,汉哀帝下令毁坏所有郡国铸钱炉,禁止各郡自己铸钱。随后,皇帝直接掌管天下的铸钱事业,统一铸造五铢钱。这就是所谓“官铸”。官铸的五铢钱质地很好,钱文精美,流传下来的汉代五铢钱,绝大多数都是官铸的。汉武帝时,为了增加朝廷收入,实行盐铁专营,同时命令全国各地多铸铁钱,以补充财政支出。于是,我国的古铁钱之中,汉唐最多。除了四川地区使用铁钱外,陕西、甘肃等地也有过铸铁钱的行为。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汉朝政府规定,贸易中使用的铁钱必须是当年新铸的,不允许使用旧铁钱。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汉朝的货币制度已经由“官铸”转变为“民间铸”了;二是旧铁钱的使用范围可能仅限于小额支付领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钱范”“蜡模”等新的造币工艺,这使得私铸钱币更方便了。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铁钱和铅钱大量流通。隋唐时代,中央集权强大,铸币权力被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所以这时的古钱以铜质为主。但是,因为冶铁技术有所进步,铁钱的质地比汉代有了很大提高。
唐朝后期,因战乱频繁,国家力量减弱,地方军阀和农民起义军纷纷建立政权,自铸钱币,这时铜币的质量开始下降,而铁币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元以来一直沿用下去。明代嘉靖皇帝曾命人铸行“嘉靖通宝”,结果“铜质脆软,磨工粗浅,字体恶劣”,遭到百姓和士绅的极力反对,致使此币数量极少,目前已成为古钱币中的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