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线体收藏价值高吗?
据了解,“幼线体”最早出现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日本著名打字机厂商富士通推出的一款电脑打字机配件,名为“线操纵杆”,其后又推出相关的打字机软件。由于线操纵杆在打字时只需通过操纵杆可以在屏幕上拉动线条,十分简单直观,故其首创的写作方式和理念令当时的很多日本学生喜爱,但也有部分教学人士指出:“线操纵杆”易使学习者混淆“字型”和“字型定义”,不利于书写者的长期持久练习,无益于提升书写者的书法水平。尽管如此,“幼线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纳入国内学校教育体系。1981年,“幼线体”写入日本小学一年级教科书。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认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文字形象乃至形体意识,可以使今后的学习生涯更加顺畅。同时,“幼线体”也很好的继承了日本国民字书法的传统,字体简单、线条流畅、横竖合理、偏旁分布匀称、整体形象立体感强。
“幼线体”对欧洲和美洲等国际市场的开发也是成功的。在海外的众多用户当中,法国的《华盛顿邮报》、美国的《时代》、《华盛顿月刊》、英国的科学杂志等许多著名报刊长期以来一直使用“幼线体”字型。
除计算机用字型以外,富士通还提供印刷用线型;其中包括标题用、正文用及标准用等,达三十多种。线型实际上是一组线的集合,用来表达字型构造。例如,正文中经常使用的线型有四种:实线、空格线、双导引线(①②③...)及圆点线条(。)。线型的组合和不同的排版方式,还能营造出其他不同的线型效果,使文章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然而,在计算机软件飞速发展创新,激光照排技术已开始被复印机扫描技术所替代,越来越多的打印机和复印机均支持文件(word)拼版,使用高分辨率打印和扫描等新型技术的今天,传统的制版方式已经没落了,其发展已进入衰败期。在这样一个新兴技术更替落后技术的新时代,“幼线体”这样的单线字型是不是还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获得与日俱增的活力呢?让我们分析一下在日本当代使用“幼线体”的原因:
1、日本现行教育体制规定小学一年级才开设书法教学课程,而且采用的是“美术字”,即字形较规范的已定型成熟的变体阿拉伯数字。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及其书写技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学生自幼习惯了使用整齐划一且布局疏朗的行楷“幼线体”,对“美术字”的繁杂与笨拙难以适应。
2、和英语不同,日语只有单一的字母体系,没有字母组合。这造成了日语单词中同一字母经常出现的情况,如“日、月、星”等。这种情况在多数欧洲语言中并不存在。这意味着在日语中,大小写字母没有严格定义的用途,如大写一般只用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中起标明作用,小写则用于一般单词中,起识别作用。这种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日本人对字母大小写意识。
3、日本文字从书写习惯上说更接近中文而非西方,因为日文书写方向是纵向的,而非横向的。
4、日本字的偏旁多是从汉字中截取的,偏旁本身所代表的汉字的形态,即偏旁所具有的“字型”在日本已被固定化,成为与独立的书写体系,如“口、人、木、火、山、土、女、水”等等。这使得日本人在习惯上不愿主动练习字型(即我们常说的偏旁结构)的笔划搭配组合,故日本字的书写水平与其书写时间成反比,时间越长书写水平越差,这可以从日本社会中多数老年人写的字仍很好看但从少年到成人的书写能力滑坡严重可窥见一斑。
以上这些说明在日本,传统的手写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单线字型“幼线体”的优越性还在许多外国用户那里得到认同,这无疑给处于成熟期“幼线体”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相信,当我们在我们的信息化社会里正惬意地享受便利的电脑打字时,单线字型“幼线体”将以它独特的魅力伴随我们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