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明代方牌价值多少?
近年国内明代历史剧热播,让不少观众迷上了明代文化,特别是对明代服饰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此笔者经常能遇有人询问明代锦衣卫指挥使所佩带的方牌价值为何?笔者近年整理明史资料,发现不少明朝文官武将的传记中都提及他们“佩方牌”,笔者曾有幸见到过十几枚方牌真品,现就所见明代方牌的形制、材料、用途等谈谈个人肤浅的管窥之见,不当之处敬请指导。
形制、材料、版印:明代方牌长宽均为9厘米,厚0.5厘米,一面垂直由上而下横书“锦衣卫”2字,左边的“锦”字与右边的“卫”字间距较宽,恰为一个“田”字,“田”字内侧上下各有一个小点,应是工匠标志。另一面垂直由上而下,两边各浮雕一个“寿”字,下方各有一个长方形小框,内书“文官俸(银)”或“武官俸(银)”6字。框外上方各有8个小圆点,下方各有一个大写的“伍”字,应是刻版印有“伍”字,代表发放该俸银的人。该牌应当是明中期以后才能见到,因明代中期以后武官俸银才开始有定制,而之前明代的军官俸给“率其多少,随军之闲置”(《明史·职官四》),比较混乱无定制,“俸钞即银钱,不拘定数,领物为主”(《明史·食货二》)。
明代方牌现存真品不少,除国家博物馆和各大博物馆藏品外,不值钱的一般在几十一百元左右;较精美的在数千元左右;特别精美的超过万元;至于那些传世较多的版本则价值不大。
用途:一是身份标识,明代锦衣卫、北镇卫、武臣、骑士等都有佩带方牌的严格规定。例如锦衣卫卫产及校尉等,正旦节一日,例戴麒麟锦背套,束带系绦,衔小牌,持斧钺,侍卫在直庐。平居外出,则乘白马,从背牌,从肩横枪。(《明史·军制二》)。也就是说锦衣卫官厂每日上直时至阙下,皆戴麒麟帽,服麒麟衣,腰系小牌,执扇。平居则系绦,乘白马,从肩横枪,背牌。该方牌就作为锦衣卫官佐官员的标识。
二是佩带在军人胸前以资识别,避免相互战斗。明末李自成曾议定:“阵中遇见军士佩刀横枪,即不得杀之。以此人皆崇祯之乳娘营头目也。”后李嗣岐任保定总督,“胡周环以三百人为营,仍选大帅亲信干将六人,分典三十六哨。又有提鞭营、提哨营、短枪营、长枪营、弓箭营、驼棚营、炮手营,又选大同左卫镇标亲军为亲随,营帽上加绒织成走马盘龙顶子”(《潞城县志·兵卫志》)。清代初期设立八旗兵制,也有类似方牌佩带。
三是兵符。《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尝欲改诸侯封域,乃策寄马,以益诸侯太子。臣闻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6年),发王子、相国、郡守、诸侯丞相为置吏,及继位,封功臣,所食邑万以上,必以众仆居长安及王太后亲属旁者也”。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为了防止诸侯异姓造反,而将“兵符”寄存在王太子家,如果兵符缺失便会惊动天下。在唐宋时期,更是将兵符铸成铜版代替木质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