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有多少银元?
我来说个数字吧,这个数据我曾在其他答案里提到过,但是那是以“箱”为单位的,现在换个说法,以“斤”为单位(一斤等于500克),目前全世界流通的白银总量约为247万吨,其中19%(45.6万吨)在亚洲,而中国就占了将近一半(223万吨),可见我国人民对白银的爱慕之情。 中国古代白银开采与使用: 先秦及汉代,由于货币制度不健全和金属冶炼技术落后,民间是严禁买卖白银的;到了唐代,政府开始允许民户持有少量的银币,但官商买卖仍以铜钱为主;宋朝时,银价一度十分低廉,一斗米可以兑换二两银(当时一石大约120斤,也就是60公斤,而一石大米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公斤,二两银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20元);元代,因采用钞币制度,故民间少用银,甚至将银称为“赃银”;明代中叶后,白银始成为广泛使用的货币,明末清初年间,银价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明朝中期到清朝末年,中国在全世界白银储备中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国际经济概论》称,“一个14世纪的中国人在谈论欧洲时的印象就是,那里的人非常贫穷,大部分居民靠打猎和捕鱼为生,只有少量人从事农业,他们主要依靠谷物、肉类和奶制品为食……欧洲人的服饰粗糙简朴,中国人认为这些人都穷得叮当响……”。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财政部统计显示,中国比英帝国还多了8亿多盎司(约合3吨多黄金)的白银。
新中国成立至1950年代后期 解放前我国的经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大量贵金属被掠夺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把抗战胜利的喜悦化为疯狂掠夺的魔爪,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盗运出8万多公斤金条和25万公斤银圆。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敢直接进攻,转而支持国民党残部和边疆少数民族暴乱分子,破坏经济建设。全国解放初期,通货膨胀严重,中央人民政府为了稳定市场,于1950年发行人民币券后,又于1951年开始实行“计划支配供应,收购和销售统一经营”的政策。1953年起实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化改革,并建立了平准基金,通过控制价格水平,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国家大力组织生产建设,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这时期虽然也出现过物价高涨的情况,但总的说来,国家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垄断,以及对财政金融的有效控制,使通胀始终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1956年至1976年 文革期间,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分配领域按劳分配改为按需分配,所以实物分配成了主流,纸币的流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出现了所谓的“票证经济”,人们拿着各种票证去购买生活日用品,货币的职能几乎退出了经济生活。在这一阶段,除了少数情况外,一般不存在非法货币流通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各种投机行为猖獗,使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环节中出现大量的假币、盗币和伪币。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经贸的飞速发展,外资进入内地投资兴办制造业和金融业,带来外币流通的增加,给货币的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