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连年有余最有收藏价值?
齐白石画鱼喜欢用没骨法,寥寥几笔,一条生动的鱼便跃然纸上,而且各尽其态,活泼自然,鱼眼用浓墨点上一圈。齐白石的鱼儿造型简练,线条粗犷,纯以点染和水墨的浓淡分出鱼体结构,以大块水墨点出鱼的腹部,以深墨勾头点目。白石老人很巧妙地将金鱼和草鱼、鲤鱼等的特征糅合为一体,又不拘于鱼的自然形态,大胆取舍,用笔看似随心所欲,实则精心安排,将鱼儿畅游的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画家笔下“鱼”多为金鱼,以齐白石的金鱼名气最大。齐白石所画金鱼,以“红”示形,以波尾、鱼头示态,以寥寥数笔勾出鱼之形态;以大片空白代水,并用重墨在空白处点上几笔鹅暖石,画面清新、活泼,充满生机。
齐白石画鱼独爱将鱼画在水面上游,鱼身几乎全露在水面之上,鱼的腹部用大块水墨点出,浓淡虚实富有变化。鱼眼是齐白石画鱼的点睛之笔,以凝重的焦墨作圆点状,突出了鱼眼之大。鱼尾为三瓣重叠,用笔雄浑凝重。鱼的背部与腹部的交接处用淡墨横扫,形成浓淡不同的变化,造型简练,线条粗犷生动,水墨淋漓,自然出神入化,在齐白石笔下,鱼儿畅游的情致,表现得活灵活现。
齐白石的《连年有余》在艺术风格上工笔写意双修,以淳朴的线条,艳而不俗的色彩,工细灵动的笔触,表现了“鱼”肥、莲丰的喜人画面。在构图上,画家舍弃了“鱼”在花间悠游的形式,将一肥“鱼”置于画面正中,而以盛开的莲花、莲叶为背景。这样安排使“鱼”成为画面的主角,突出了“鱼”这一主题。
莲叶以阔笔泼墨,浓淡相间,粗细有秩,墨色淋漓尽致,笔意纵横飞扬,莲叶的质感与润泽感跃然纸上,有吴昌硕淋漓、雄阔之风,又似青藤之奔放不羁。叶之墨气,自下而上渐枯渐淡,与位于叶之最上部的工笔淡彩芙蓉花相印衬,相得益彰。芙蓉花三朵,一含苞待放,一盛开在花蕾之上,另一朵则与含苞朵相呼应。画家用工笔重彩精致地勾画出花朵的娇嫩,又以阔笔挥就出“花影迷离乱复加”的美妙意蕴。此图画鱼颇具特色,先以勾勒法,用细劲的线勾出鱼的头部和嘴部,再以大笔点厾出鱼身与鱼尾。大头、大眼及宽肥的尾鳍,极具民间木版画的风格,大眼则以焦黑点成,造型稚拙可爱。此画面色五彩斑斓,对比强烈,又相互映衬,极富装饰趣味。
齐白石的《连年有余》,以荷塘边的淤泥浅沼作远景,几片浮萍漂荡其间。几支翠竹从右下斜逸纸外,墨色滋润沉着。一尾巨鲤正从水际逆水而上,那张大的鳃盖和凸鼓的眼球显示着它全力挣扎的状态。齐白石以“破墨法”绘鱼身,以重墨勾眼眶、点鱼鳞,再以淡赭色点染腹部而成。鱼之躯干肥厚,首尾昂翘,更显其憨态十足,精力弥满。
一枝盛开的红莲花,自下而上,穿出浮萍,斜刺左上角,一直伸至鱼唇前。那圆硕的莲蓬,茂盛的荷叶,盛开而尚未绽尽的硕大莲花,在斜逸的翠竹映衬下,更显其娇艳妩媚。那工细劲健的花蕊与荷叶上细腻的脉络,与巨鲤的“破墨法”形成疏密、工写、细粗的强烈对比。而与鱼之白色眼睛遥相呼应的莲房与荷